News category

Live Chat

如何成为汽车电子市场的领头羊?

发布时间: 2015-11-15 00:06 浏览次数:

      导语:汽车电子由于其巨大的潜力,被多数分销商所关注,前几年曾在分销业界一度成为热点之一,很多分销商在其网站上公布的经营领域内都增加了汽车电子产品线。但实际上,汽车电子分销市场却以缓慢的速度在发展,似乎与业界的热度不相称,有人戏称,汽车电子分销市场是“雷声大、雨点小”。
       分销商争汽画电子蛋糕
        基于对汽车电子市场增长十分肯定的预期,以及无法抵御的高利润诱惑,一些具有较强整合设计能力的分销商正加快进入该领域的步伐。与成熟的欧美汽车产业不同,中国汽车整机或模块制造商的设计经验不足,因此分销商提供近似产品级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一旦成为真正的服务商后,分销商所提供的后端供应链服务将会变得异常简单。
        单纯的元器件买卖并不能给制造商带来增值的同时,也容易使分销商自身陷入随时被抛弃的境地,因此,提供汽车电子解决方案是分销商的重要增值机会和不二选择。然而,但想要进入汽车电子这个复杂的领域并非易事,严苛的可靠性要求和漫长的设计及验证周期是对分销商最大的考验,也意味着分销商需要进行很大的前期投资,并且持续下去。大部分合资生产工厂目前的设计还转自于海外研发中心,因而分销商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只能被迫缩减为那些在中国拥有全部或部分设计权利的厂商,也就是说目标客户群主体主要是国产品牌汽车制造商和配套模块供应商。
       汽车电子分销市场缘何进展缓慢
       汽车电子应用在动力、安全、车身、底盘、信息娱乐系统等,这些应用形成了不同的产品市场。如在动力总成上的电子控制系统,车身上的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控制系统、汽车娱乐信息系统中的导航设备等。在这些市场中的多数领域内,分销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主要取得收益的还仅限于后装市场中的汽车娱乐信息系统市场。
        其一与汽车行业本身的特点相关。出于对性能和安全的要求,汽车电子产品设计要求的周期长,一个产品定型之前必须要做长时间的测试,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两年,所以供应商并不能短期内受益。因此,做汽车电子供应需要长期的投入,在技术上、推广上都需要长期的投入,这对配套企业是个考验。国内的汽车电子配套商目前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都还不够,还需要长期的积累。
       其二是与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有关。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地发展,但目前多数车厂是合资企业,其设计一般都在国外完成,所以相关的汽车电子配套在国外就已经确定,国内配套厂参与的机会很少。虽然近几年自主品牌和自有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量还不大,而且自主品牌汽车电子产品的含量较低,所以现在市场并不是很大。
       汽车电子分销商市场究竟在哪里
       车身系统,如引擎控制、内部总线、车身控制等系统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安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目前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国外成熟产品,国内分销商很难打入这类市场。附属车载电子系统,如车载娱乐、GPS(全球定位系统)、胎压检测等附属车载电子系统的要求相对不高,也是目前中国电子分销企业的机会所在。
       对于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和他们的配套企业,虽然他们拥有自主设计权,但在电子系统上自主设计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后装市场和前装市场不同,这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国内企业可以作为的空间是很大的。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在短期内,前装市场和车身电子市场虽然有少数机会,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难进入的,分销商的主要市场还是在汽车后装市场和附属车载电子系统。
      分销商应多方合作
       国产的汽车电子产品让汽车厂商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关键是品质的认可。从分销商来讲,推广周期会比较长,慢的项目两三年很常见,最快的亦要半年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有一个较长的设计周期,相对来讲,设计好后的产品,替换的难度也比较大。
       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是必然的,从供应商的角度他们是看好这块市场的,所以能够给予足够支持,同样他们的压力也大,销售的增长要求也比较高。一些大的汽车厂商在定义新的汽车平台,其中会包括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规范,如果他们将此在第一时间开放给他们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么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就会有一个起步的基础,那么2~3年后,配套产品的成熟度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