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刊登记者邓志高报道:广东省工商局昨发布消息称,近期对东莞、梅州等地的电线电缆进行监测,合格率不足4成。一些企业偷工减料,每卷100米的电线,实长仅七八十米。还有部分电线由于质量问题易发热,容易造成短路。 省工商局近期共抽查了54销售企业,抽检电线电缆140批次。其中85批次因存在电阻过大等质量问题,合格率仅为39.3%。其中不合格的45批次长度大打了折扣。 长度不够是线缆销售市场的"通病"。有的产品标称长度为100米,而实际不到90米,最短甚至只有70多米。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有的电线还在粗细上"动手脚"。特别是直径0.5毫米以下的电线电缆,小直径大标的现象更加严重。 还有的电线因铜材料太差,截面积又过小,无法达到电阻的要求。这些电线在使用过程中易过热,绝缘层塑料损坏后还容易短路,并浪费电源。在这些不合格的电线中,有3个批次产自3家莞企,分别为东莞市鸿煌达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万发电线电缆厂和东莞市樟木头通达电线电缆厂,均存在长度"缩水"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