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休息片刻,让思维跳出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此时,将目光转向您所在的、充满变化的行业,扪心自问您的方案市场竞争力到底何在,以及未来它应当在哪里。答案存在于设计的“软”要素,这也直接反映了电子行业自身的境况—就其本质而言是处于一种快速、持续的发展变革中。维持产品竞争性与差异化优势的关键是通过发展自己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并欢迎接受这些变革,不然就只能看着整个行业从您的身旁绝尘而去。 现在,想象一下电子行业在一两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未来景象与今天会大相径庭,但更为实际的问题或许是您和您的公司将如何适应这种变革?面对今天的情况,您是否已经开始顺应行业潮流?
电子产业最重要的现实可能是众多产品或其重要元件的设计、制造以及销售方式的全球性革 命。这种变革的影响无所不在,其形式是目前已经成为普通商品的各种低成本电子产品。无论发展根源何在,它们都已经从独特产品转变成适应全球市场的通用低成本产品。
传统思维认为,有效的产品差异化要素是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生产产品的能力。表面看起来这是一种合理战略,但这些因素不应当与具有可持续性的实际产品差异化要素相混淆。实际上,它们是公司的“生存推动力”,而非在当今市场或未来市场提供长期竞争优势的要素。
除影响产品的商业营销战略,另外值得严肃对待的是对所涉及过程的认识。可编程器件以及以软件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日益普及已经向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流程的众多基本教条提出了挑战。 例如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的传统概念是一种线性顺序过程,从物理硬件入手,然后逐步进行到其中所驻留的软件。这种范式所植根的概念是电路板板面布局决定其价值(其实情况在许多年前就早已并非如此),以及软件能够增加平台的功能性。今天,这种传统方法及其辅助工具会让技术人员戴上硬件选择桎梏,其中包括设计周期开始时的可编程器件选择,同时在硬件平台上实施设计的软环节也会受到所选择硬件器件的限制。 实际上,现在整个过程已经反过来了。当今产品的真正价值日益取决于软环节,这才是产品开发的焦点和切入点。物理硬件平台应当允许在随后或者在整个过程中创建智能性,因为这样可以更明确、更全面理解相关要求。最终的软件库与性能要求就能够摆脱选择器件与硬件所带来的限制,从而使技术人员能够在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领域专注于自由创新,这在市场上具有重大意义。 智能性最终可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市场差异化,为当今的产品注入独特的特性、功能以及互连性。如果完全纳入产品的软内容之中,则可提高安全性或仿效难度,而且易于随时更新软件与硬件内容,并可使方案不受硬件平台的束缚。 所需要的思维转变是通过首先重视定义产品的软设计智能性而彻底颠覆传统设计,然后在过程中甚至完成之后再确定所支持的物理硬件。可采用任何方式进行物理设计,包括完整的OTS硬件器件、OTS硬件模块的组装套件或者传统的定制化构建PCB。 令人神往的是OTS硬件的前景,其可以同时获得开发和测试产品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开发平台的直接支持。在这种环境进行的设计可随后直接而无缝地转换成最终产品。此外,如果系统独立于厂商,则可打开通向以软件为中心的高度灵活的设计方案的大门,使技术人员能够摆脱传统工具所带来的硬件约束或者其复杂性与效率低下等不利因素而实现自由创新。 在变革已变得不可避免、创新至上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现在已到了需要以全新视角严肃审视电子产品设计方案的时候了。当以软件为中心的模式走上舞台而硬件退居幕后之时,只要我们张开怀抱,技术变革就能够成为我们实现长期竞争差异化产品过程的同盟军。 不需要水晶球就能够看出这就是真正的未来,因为所有全球商业趋势、技术发展以及消费需求已经为我们拨开了迷雾。最终需要您直接面对电子产业的真正现状,快速而持续的技术变革已经不可避免,不能适应变革者必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