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从事五金加工的企业,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起来了。首先,金属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零配件的成本越来越高,其次,许多参与者蜂拥而进,使得竞争趋向白热化。风雨欲来,老板坐不住了,业务坐不住了,如何能冲出这种困境?变——应对市场变化,唯有积极变革,于是,所有工厂营销人员开始为变而展开了工作。 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是工业品需求市场分析、其次就是竞争对手分析、然后就是自身分析。分析不是想当然,分析工作离不开信息。信息从哪来?从市场调研中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圆满的完成了第一个艰巨而有复杂的任务——信息收集工作。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初步分析。我们发现:1、五金零配件市场需求量,国内国外都在递增。尤其是汽车、电子、数码、光电、通讯这几个领域。2、超精密和超精细市场空间大。3、国内竞争对手大部分是有什么做什么,也就是说什么都做,只要机械能做。4、大部分竞争厂家技术、设备都停留在基本差不多的层面上。5、竞争厂家的促销手段基本局限与人员推广。6、竞争厂商大部分对自己的产品和目标客户没有定位。7、自己工厂设备比较先进、技术比较成熟、尤其是技术和工程师人员资源比较丰富,在技术突破上很有优势。如果我们能锁定几个目标市场,不再做杂件、将产品重新组合、重新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多种推广策略。要突围应该不难。 基于这些初步的分析和预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营销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做出了初步的定位,不做杂件,集中在电子、数码、光电、通讯这些零件上,按照精密程度把市场进行初步的细分,按照客户规模的大小初步提炼出目标客户群。 在初步定位和细分的基础上再深耕,最后决定只做数码、通讯、连接器三个市场,将产品锁定在精密度比较高的范围,目标客户定在中型的数码、通讯、连接器生产厂家和大型的三种零配件贸易商。 我们都知道,实现战略的任务是准确的定位、成功的取舍和建立一系列与战略同步的配称。在这里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并不难,难的是成功的取舍和建立与战略同步的配称。因为成功的取舍更能凸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与自己战略同步的配称才能实现竞争的差异化,使营运活动得以互补和加强。要实现差异化和营运活动得互补、加强就要有不同与竞争者的销售主张,要有打破常规去寻求差异化需要的独到的眼光、需要有深层次挖掘的能力、更需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 基本思路清晰了,战略目标也有了。营销人员们紧接着就是实施自己的计划,这里分两步走,而且两步是同时进行。一就是对内联合工厂各部门人员,改进技术、设备,优化产品组合,提高产品技术含金量。二就是调整促销策略,改进推广和宣传途径。以“高精细、专业化”为诉求重点,利用人员、网络、展会、各种招牌广告、联合快递公司派发目录手册、专业性杂志刊物广告、原有老客户关系等。使产品诉求和企业以及企业的理念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传播。以达到塑造出“高品质、高精度、高效率、专业化、系列化”为特点的产品和企业形象的目的。 几个月过去了,事实证明,我们由做杂件而变做专业零件,由以前的“大市场”而改成现在的“小市场”,看起来好象“小”了,但企业的营销额提高了,定单也比以前要稳定的多,利润也比以前高了。 一次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策略的成功实施,使老板笑起来了。其实事实就这样,我们做企业,不管规模有多大,实力有多浓厚。产品有多丰富。服务有多完善。总之,我们是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的。也无法去满足客户的所有需要。我们只能满足某些客户的某些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并进行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形成明显差异,区别竞争者,凸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从而成为客户心智中的首选,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