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第22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排名近日揭晓。本文对新一届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特点和变化以及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态势和策略做了分析。 名次变化较大冠军易主 2008年对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前3个季度,电子元件产业实现平稳增长,但从10月份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包括元件百强在内的许多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水平和出口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2009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的申报条件做了相应的调整,采取企业的销售收入、赢利水平、专利数量及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的办法,评出本届的百强。 2009年,新入围第22届元件百强的企业有12家,其他上榜企业名次也出现较大的变化。 在2008年元件百强的前10名中,有8家仍入围今年的10强,但冠军宝座却已易主。多年位居第2的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终于跃居榜首,一举打破了由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占据了11年的元件百强冠军地位;永鼎集团有限公司则由上届的第8名跃至第2名。 本届元件百强中,2008年、2009年连续2年入围的企业有88家,其中有17家企业的名次跃进幅度达到或超过10位。四川九洲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排名前进幅度最大,分别由去年的第85名和第70名跃升至第47名和第41名,分别前进了38位和29位。与此同时,有6家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企业重组等因素影响,名次出现了10位以上(含10位)的较大跌幅。 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待加强 从2008年开始,为提高参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元件百强的排序工作引入了专利数量这一参考指标。据统计,第22届元件百强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并于2008年度公告的电子元件类相关专利共计375项,比上一届略有提高。其中,发明专利116项,是上一届发明专利数的2倍多。但这并不能证明元件百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因为本届元件百强在2008年度有专利公告的企业仅有40家,比上届少了1家,说明在元件百强行列中,还有60%的企业亟待加强这一工作。 在专利数量的排名中,贵州航天以91项专利的优异表现蝉联第一,并且其18项发明专利、73项其他专利的数量均雄踞元件百强之首,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对产品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同行。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航天也连续2年在销售收入利润率的排名中位居三强之列,表明了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赢利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次评选未将企业的研发费用纳入到元件百强的排序指标之中。在2008年度,有89家企业的研发经费总额达34.16亿元,占这89家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3.5%。 近10年来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图 近10年来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出口创汇增长图 总体销售收入微幅增长利润大幅下滑 在本届元件百强中,有30家企业在2008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比上届减少了5家,但其中有6家企业超过50亿元,比上届增加2家。表现最为抢眼的是永鼎集团和亨通集团,2008年两家公司销售收入分别达到93.93亿元和92.07亿元。 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在我国电子元件行业中显现,许多元件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受到了极大影响。在本届元件百强企业中,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的仅有41家,远低于上一届的65家。但仍有一些企业逆势而上,在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中创造了不错的成绩,有7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在元件百强排名中进步最大的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也是销售收入增幅的冠军,其2008年的销售收入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10.16%。其次是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其以100.62%的增幅紧随其后。 值得担忧的是,本届元件百强中有4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有十几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0%以上,个别企业的销售收入降幅接近30%。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元件百强排序中从未出现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虽然本届元件百强的总体销售收入仍微幅增长,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百强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100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71.93亿元,与上届元件百强的利润总额相比下降了24.28%,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6%,为近年来的最低点。 在本届元件百强中,有56家企业出现了利润总额下降的现象,其中有近半数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增长的。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元件百强排序标准暂不重点考虑赢利这一指标,有5家企业在2008年度亏损的情况下,仍凭借其综合实力跻身元件百强行列。 在利润总额排序中,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蝉联冠军,与上届一样仍为元件百强企业中利润总额最高的企业。亨通集团、永鼎集团、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爱普科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列第2至第5位。 从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来看,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前5强,5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均超过20%。但在2008年有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超过30%,今年却一家也没有。 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型企业打击甚巨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电子元件海关进出口额开始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包括本届元件百强在内的许多企业的出口订单锐减。但凭借2008年前3个季度的增长,本届元件百强企业的出口创汇总额与上届相比仍增长了12.68%,达到58.2亿美元,占本届元件百强销售收入总额的30%以上。在近10年中,元件百强出口创汇额增长了3.6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38%。 本届元件百强中,有33家企业的出口创汇额同比下滑,超过1/3的企业销售收入的半数来自出口,有10多家企业的出口额占到其销售收入总额的80%以上。出口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9家,比上届多1家;出口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有26家,比上届少了2家;有15家企业在2008年的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比上届多1家。在本届元件百强中,在2008年度有出口业务的共97家,首次以中国公司面貌整体申报元件百强的TD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仅含元件工厂数据)以惊人的8亿多美元的出口额遥遥领先于同行。 从本届元件百强的情况来看,在对外贸依存程度较高的20家企业中(出口额占到其销售收入总额的70%以上),有12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出现下滑现象,有14家企业出现利润下滑现象,分别占到60%和70%。而在对外贸依存程度较低的20家企业中(外贸依存度均低于7%),仅有4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出现下滑现象,利润出现下滑现象的企业也仅有9家。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证明,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型企业的伤害程度要远远高于以国内作为主要市场的企业。 我国电子元件行业发展预测与建议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散去 由于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外贸依存度超过50%,因此出口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元件行业的经济效益。从2009年前4个月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出口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全行业前4个月的出口额分别为24.9亿美元、20.7亿美元、28.33亿美元和30.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6.62%、32.09%、29.66%和28.29%。今年1月-4月累计出口额达104.4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31.56%。虽然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下降幅度开始趋缓,但由于欧美市场的经济形势尚未呈现明显好转,因此我国电子元件出口形势是否能持续好转还存在许多变数。2009年将是艰难的一年,预计2009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全年销售收入将增长5%,出口额与去年持平,利润将大幅下滑。 2.电子元件产品升级刻不容缓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这些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痼疾。《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确定为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这透露出一个信息,即电子元器件产业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再次得到肯定。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将关系到整个信息产业能否真正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信息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未来3年之内,加大重点应用领域关键性元件的研发力度,争取全部或大部分元器件能实现国产化配套,一定是我国电子元件产业需要突破的重点。 3.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现阶段我国电子元件制造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企业浪费严重、次品率高、效益低下,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在现代社会,企业单靠裁员减薪来节省开支已不可行,也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创新来发展企业无疑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缺乏科技沉淀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难度也更大。所以,树立高效生产观念,杜绝浪费,争取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向管理要效益,这是企业如今最切实可行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办法。 4.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在最近3年内,电子元件行业以靠外需为主的增长方式将逐步转化为既靠外需,更靠内需的增长方式。电子元件产业必须抓住这次困境中产生的机遇,苦练内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国内整机企业通力合作,开拓新型显示、3G、数字电视等最新的应用市场,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应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地“走出去”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 5.正确处理劳资问题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外向型企业为主的电子元件制造业为节约企业开支,裁员、减薪的做法很难避免,但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劳资关系,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元件百强企业,作为我国电子元件行业中的优秀代表,更要在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每个企业都要牢记,企业越大,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