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给青岛出口加工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近日,青岛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联合青岛流亭机场海关组成专题调研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深入了解了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调研情况显示,2008年1至10月份,加工区内企业进出口情况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订单量明显下降,工人收入减少,用工日趋困难,经营风险增大;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冲击。不过,绝大多数企业已充分考虑到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对明年的金融形势和经济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主动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积极拓展新的客户群,同时加大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总体竞争力。受金融危机影响,青岛尖能办公用品有限公司原有的客户卡西欧、松下等订单数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但该公司积极开发了夏普、三洋等新客户,同时通过产品研发推出了标签色带等新产品,预计明年产量和销售额不仅不会减少,还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青岛丹庵电子有限公司,在巩固现有三星等客户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了LG等新的合作伙伴;泰科电子(青岛)有限公司在稳定电脑生产的基础上,新开发了天线等新产品,使企业明年的经营情况也相对乐观。 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生产企业布局进行整合、重组,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经营成本。部分企业将原来在国外本部生产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拿到青岛工厂生产,利用中国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青岛晓源电子有限公司已经计划明年关闭其在韩国的工厂,韩国总部只负责接订单和销售,全部产品都转移到青岛出口加工区内的工厂生产。 部分企业准备将国内工厂进行重新规划,关闭南方的部分工厂,将生产重点转移到青岛出口加工区,优先保证加工区企业订单。如,星电电子(青岛)有限公司,其韩国总部决定2009年关闭在广东的三家工厂,将其加工产品统一在青岛出口加工区生产,因此该企业不仅没有减少产量,反而增加投资,拓建了新的厂房,为更大规模的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最大限度地减少汇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工区企业绝大部分在国外都有母公司,其订单下发、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基本通过母公司进行,因此为将汇率影响降到最低,星电电子(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奥技科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与母公司核算时采取相对稳定的内部汇率并定期调整,从而将风险转移到国外销售等渠道,稳定其生产成本;另外,青岛尖能办公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还通过减少国内购买的原材料数量、签定美元租赁合同、以外币作为结算货币等途径来减少汇率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内部挖潜,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青岛奥技科光学有限公司成立了5个专门进行成本控制的小组来降低生产成本,还通过文化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发放感谢卡等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星电高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将原本国内购买的部品改由企业独自生产,既增加了企业产能,稳定了工人队伍,又将原来一部分由协作企业获得的利润转为企业自身获取。 |